您现在的位置:环保在线>固废处理在线>资讯列表>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成立,5万亿大市场开启!

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成立,5万亿大市场开启!

2024年10月23日 09:32:02 人气: 18918 来源: 环保圈 伏波望族
  第98家央企的成立,揭开了一个产业腾飞的大幕。
 
  10月18日,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国资环集团”)在天津成立。这是中国第98家央企,也是国内资源循环利用领域的首家央企。据新华社消息,中国资环集团注册资本100亿元,由国务院国资委代表国务院履行出资人职责。它将专门从事资源循环利用,承担打造全国性、功能性资源回收再利用平台的重要任务。
 
  该集团的成立,也标志着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的起飞。根据《关于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的意见》,到2025年,要初步建成覆盖各领域、各环节的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年产值要达到5万亿元。
 
  1 畅通资源循环利用链条,打造全国性资源回收再利用平台
 
  有统计显示,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习近平总书记就先后七十余次谈及“循环经济”“循环发展”“循环利用”。
 
  针对组建中国资环集团,习近平总书记也作出了重要指示强调:
 
  组建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有限公司,是党中央着眼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有限公司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落实全面节约战略,坚持循环利用、变废为宝,坚持创新驱动、开放合作,着力畅通资源循环利用链条,打造全国性、功能性的资源回收再利用平台,推动国民经济循环质量和水平持续提升,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积极贡献。
 
  而从股权结构看,中国资环集团也可谓“出道即巅峰”,国务院国资委、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华润(集团)有限公司各占20%,中国铝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各占10%。六大股东里,除了国务院国资委,其余五大股东无一例外都是大宗固体废物的产生大户,本身就有庞大的固废处置需求。
 
  同时,这些股东原来也有一些资源循环利用处置链条。中国资环集团组建后,这些相关的资源化利用资产很有可能会并入新集团。据媒体报道,新集团成立后,将由中国石化负责废塑料循环利用,华润集团负责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中国宝武的废钢资源回收业务也有望整体并入新集团,为后续推动再生循环利用提供实体支持。
 
  而在人事安排上,中国资环集团的党委书记、董事长刘宇出生于1968年8月,此前担任中国绿色发展投资集团董事长;提名总经理朱建春曾任宝武环科总经理;提名副总经理严鸽群则是欧冶链金总裁;另一位提名副总经理文峰和提名总会计师王伟东曾在在地级市挂职过副市长;文峰还是一位“80后”,此前担任过五矿集团战略发展部副部长。
 
  董事长刘宇介绍,公司成立后,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市场化重组整合国资央企相关资产和业务,同时发挥国有资本放大功能,并购重组行业优秀企业,将企业打造成为覆盖多个重点再生资源回收品类,集仓储、加工、配送、以旧换新、标准制定输出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
 
  此外,中国资环集团还将同步设立多家专业化子公司,业务涵盖线下资源回收网络建设和废钢回收、电子产品等耐用消费品回收和以旧换新、新能源汽车和电动自行车废旧电池业务、退役风电和光伏设备回收、废有色金属回收以及废塑料回收加工等,充分发挥龙头企业作用,带动扶持行业内其他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健康运营,引领行业规范有序发展。公司的目标,是到2030年末,力争回收网络遍布全国主要省区和城市,主要回收品类市场份额占到20%以上。
 
  2 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保障国家能源和矿产安全
 
  为何要成立中国资环集团?最直接的目的,就是落实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简称“两新”工作)。
 
  今年3月,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对这项工作作出全面部署。到了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又印发《关于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若干措施》,提出一系列加力支持“两新”工作的政策举措。国家发改委党组成员、副主任赵辰昕表示,“两新”行动中,回收循环利用是其中的重要一项。把回收循环利用链条畅通了,不仅能有效解决环境污染等问题,还能帮助我们开启资源的“第二矿山”。
 
  因此,为了做好回收循环利用这篇大文章,国家才会组建中国资环集团,推动设立全国性、功能性资源回收利用平台,从而实现“去旧更容易,换新更便捷”。
 
  国务院国资委企业改革局局长林庆苗表示,以中国资环集团组建成立作为新的起点,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畅通再生资源回收链条,加快探索形成“换新+回收”的可持续商业模式。承担起建设运营全国性、功能性资源回收利用平台的重要任务,作为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坚定执行者。
 
  中国资环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刘宇也表示,实施资源循环利用,是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关键环节和重要举措。这些废旧产品设备中蕴藏着大量可循环利用的钢铁、有色金属、贵金属、塑料、橡胶等资源。对这些资源进行有效回收循环利用,可以降低对原生资源的需求,减轻矿产资源开采对自然环境的压力。
 
  此外,我国当前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从根本上说还是资源利用方式的粗放问题。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就必须对资源利用方式进行全面变革。
 
  以废塑料回收利用为例,据测算,2023年我国约4300万吨废塑料被焚烧或填埋,如果其中50%能够实现化学循环,就相当于开发了一个超过6000万吨的油田,对保障国家能源和矿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马永生表示,中国资环集团将对废钢铁、废旧动力电池、废塑料、废有色金属等进行回收循环利用,有利于提高能源和矿产自给能力。
 
  总之,成立中国资环集团,一方面是落实“两新”工作的需要,另一方面也能提高能源和矿产的自给能力,保障国家安全,可谓“一举两得”。
 
  3 到2025年,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年产值要达到5万亿元
 
  在完成以上任务的同时,中国资环集团的成立也将为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创造广阔的市场空间。
 
  早在今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的意见》(下称《意见》),其中就释放出利好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的信号。
 
  《意见》指出,要培育壮大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分领域、分区域培育一批技术装备先进、管理运营规范、创新能力突出、引领带动力强的行业骨干企业。到2025年,要初步建成覆盖各领域、各环节的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年产值要达到5万亿元。
 
  到了3月5日,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强代表国务院作政府工作报告时也提出,2024年,要大力发展绿色低碳经济,推动废弃物循环利用产业发展。
 
  中国资环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刘宇表示,他们将抓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机遇,以央企资源整合为先导,逐步深入推进国内相关产业整合,建设全国再生资源利用综合服务平台,不断丰富废弃物循环利用品类。统筹盘活全国回收利用相关资源,搭建多层次、立体化、高效率的资源回收再利用体系。
 
  在他看来,作为中央企业,进入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领域,工作重点不能简单地重复低水平的传统废品回收业务,更重要的是通过科技创新,破解长期存在的破坏性野蛮拆解可再生资源,提升再利用资源产业链后端产品的附加值和应用领域。
 
  同时,作为再生资源利用的国家队,更多的是要建立全行业协同发展的服务平台,大力推进行业整合与高质量发展。
 
  中国资环集团成立后,有观点认为,现在连废旧资源回收都组建央企干了,普通人和中小企业莫非连“收废品”都干不成了?但“环卫科技网”认为,来自生活垃圾的再生资源,在国内万亿级再生资源回收的大盘子里只是微不足道的小数而已,新央企恐怕无暇“兼顾”。长江证券也认为,当前,废旧家电等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面临的问题是处置标准体系不健全,流通环节多,行业鱼龙混杂,具有资质的回收企业产能“吃不饱”。
 
  在此情况下,中国资环集团的组建,可以推动资源回收利用的规模化、集聚化发展,提高整个行业的规范性和效率。
 
  从这种意义上说,成立中国资环集团,对于广大中小废旧资源回收企业来说,也是一件好事,有助于整合行业资源,打通产业链条,做大整个产业的“蛋糕”。
 
  有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59%,废钢铁、废有色金属等10种主要再生资源利用量每年都在大幅增长,废钢铁每年利用量已经达到2.6亿吨。未来,随着“互联网+废旧物资”模式的普及,我国将形成废金属、废塑料、废纸、废橡胶、废纺织等专业线上超大规模的产业链条,迎来更高的发展前景,创造出大量新的财富。
 
  4 结语
 
  关注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挖掘市场商机,现在有一个好机会。
 
  作为全球环保产业重要的合作交流平台之一,固废管理及资源循环利用一直以来都是中国环博会特别重视的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点展示内容。
 
  据悉,即将于2025年4月21日至23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的第26届中国环博会,将进一步向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全面升级,围绕退役电池与风光组件回收利用、废旧物资循环利用、生物质能等多个领域设置专题展区进行先进技术交流,还将配套举办多长行业论坛,邀请一批院士、杰青、长江学者、知名教授、行业专家围绕资源循环利用热点话题进行深度交流与对话,解码行业发展最新趋势与机遇。
 
  总之,参与第26届中国环博会,您将有机会深入了解资源循环利用产业趋势,近距离观察市场动向。
 
  2025年4月21-23日,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第26届中国环博会,欢迎您的加入!
 
  原标题: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成立,5万亿大市场开启!
全年征稿/资讯合作 联系邮箱:hbzhan@vip.qq.com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环保在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保在线,转载请必须注明环保在线,https://www.hbzhan.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3、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